
在天氣炎熱的環境中使用進口工業機器人,需要特別關注高溫對設備性能、穩定性及壽命的影響。以下是需要注意的關鍵事項,涵蓋環境控制、設備維護、操作規范等多個方面:
-
確保工作環境溫度在機器人額定范圍內
進口工業機器人(如發那科、安川、ABB 等)通常有明確的工作溫度上限(一般為 40℃,部分精密型號可能更低),需通過溫度計實時監測環境溫度。若超過額定值,需立即采取降溫措施。
-
加裝降溫設備
-
對機器人本體及控制柜加裝工業空調、風扇或冷風機,確保局部環境溫度穩定(控制柜內部溫度過高易導致電路故障)。
-
避免機器人直接暴露在陽光下,可搭建遮陽棚或加裝隔熱擋板,減少環境熱源影響。
-
保持通風良好
確保車間內空氣流通,避免高溫空氣積聚。若車間封閉,可安裝通風管道,將熱空氣排出室外。
-
監控電機溫度
高溫會導致機器人電機(伺服電機、主軸電機等)散熱效率下降,可能引發過熱保護停機或燒毀線圈。可通過機器人控制系統(如示教器)實時查看電機溫度,若接近警戒值,及時停機冷卻。
-
檢查散熱部件
-
定期清理電機散熱風扇、散熱片上的灰塵、油污(進口機器人的散熱部件精度較高,積灰會嚴重影響散熱)。
-
確認散熱風道是否通暢,避免被工件、工具遮擋。
-
避免過載運行
高溫環境下,電機負載能力會下降,應避免機器人長時間滿負荷運行(如高速搬運、重型焊接),可適當降低運行速度或增加停機休息時間。
-
控制柜內部降溫
控制柜是機器人的 “大腦”,內部包含 PLC、驅動器、電源模塊等精密電子元件,高溫易導致元件老化或短路。
-
確保控制柜自帶散熱風扇正常工作,定期更換風扇濾網(防止灰塵進入)。
-
若環境溫度過高,可在控制柜內加裝小型空調或半導體制冷片。
-
檢查電纜與接頭
高溫會加速電纜絕緣層老化(尤其是柔性電纜,如機器人手臂關節處的連接線),需定期檢查電纜是否有開裂、硬化現象,接頭是否松動、氧化(氧化會增加電阻,導致發熱加劇)。
-
防潮與防腐蝕
高溫環境可能伴隨高濕度(如夏季多雨地區),需在控制柜內放置干燥劑,防止電路板受潮短路;若車間有腐蝕性氣體(如焊接、噴涂環境),需加裝過濾裝置,避免元件被腐蝕。
-
更換高溫適配潤滑劑
進口機器人的關節、導軌等運動部件依賴潤滑油 / 脂潤滑,高溫會導致潤滑劑粘度下降、失效。
-
咨詢廠家或查閱手冊,選用耐高溫型號的潤滑劑(如合成潤滑脂,適用溫度范圍更廣)。
-
縮短潤滑周期(如原本每 3 個月換油,高溫環境下可縮短至 2 個月),避免部件因潤滑不足導致磨損加劇。
-
清理潤滑點雜質
補加潤滑劑前,需清理潤滑點周圍的灰塵、金屬碎屑,防止雜質混入后加速部件磨損。
-
光學 / 視覺傳感器防護
若機器人配備視覺系統(如 3D 相機、激光傳感器),高溫可能導致鏡頭起霧、傳感器精度漂移。
-
為傳感器加裝隔熱罩或冷卻套,避免直接接觸高溫工件或環境。
-
定期校準傳感器(高溫可能導致參數偏移,影響定位精度)。
-
精密機械部件檢查
高溫可能導致機器人機械臂關節、軸承等部件熱膨脹,影響運動精度(尤其是高精度裝配、焊接機器人)。
-
停機時測量關鍵軸的定位誤差,若偏差超過允許范圍,需重新校準(參考廠家提供的熱誤差補償參數)。
-
檢查軸承間隙是否因熱膨脹增大,必要時調整預緊力。
-
制定高溫應急預案
-
明確機器人高溫報警(如 “電機過熱”“控制柜溫度高”)后的處理流程,立即停機并記錄故障代碼,聯系廠家技術支持(進口機器人的故障代碼解讀需參考原廠手冊)。
-
配備備用冷卻設備(如移動空調、應急風扇),防止突發高溫導致生產中斷。
-
操作人員培訓
-
確保操作人員能通過示教器識別高溫相關報警信息,避免誤操作。
-
禁止在機器人未冷卻時打開控制柜或觸摸高溫部件(部分電機外殼溫度可達 60℃以上,可能燙傷)。
-
定期記錄運行數據
記錄高溫環境下機器人的運行參數(如電機溫度、控制柜溫度、故障率),便于分析設備狀態,提前預防故障。
高溫環境會加速進口機器人的部件老化,建議:
-
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檢測(可聯系廠家售后或專業服務商),重點檢查電子元件、機械部件的老化程度。
-
對易損件(如風扇、電纜、軸承)提前備貨,避免因高溫導致突發故障時無法及時更換(進口配件采購周期較長)。
總之,炎熱天氣下使用進口工業機器人,核心是 “控溫、散熱、勤檢查”,結合設備原廠規范制定針對性維護計劃,既能保障生產安全,也能延長機器人的使用壽命。若出現復雜故障,優先聯系廠家技術團隊,避免因自行維修導致保修失效(進口機器人通常有嚴格的保修條款)。